18564280928
 图7-9 用光面爆破清理边坡
1-光面孔;2,3-辅助孔
    首先,用150型潜孔钻机沿边界线打一排较密的光面炮孔,其孔径为150mm,孔距为1.7 -2. 0m,倾角75°,斜长16. 5m。在光面孔距离台阶坡面大于2.5m的地方,再适当布置一些辅助钻孔,使光面钻孔排与辅助钻孔排的间距为2.0 -2.3m。而后,往光面孔内装入比孔径小的细药卷,线装药密度为1. 5kg/m,在药包与孔壁之间沿径向和轴向方向上都留有空隙,平均装药量为1. 3kg/m。辅助孔按3kg/m的线装药密度装药,并适当增加底部装药量。起爆时,辅助孔先爆,间隔50ms后光面孔再爆。这样,爆破后坡壁面平整,不平整度仅为10 - 20cm,壁面上留有半个光面孔。
    采用光面爆破时,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    (1)合理选择爆破参数。光面爆破的参数选择与预裂爆破很类似,不过由于光面爆破是最后起爆,受岩石的夹制作用较小些,所以参数也就比较大。根据经验,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一般是正常采掘爆破的0.6 -0.8倍,间距是自身抵抗线的0.7-0.8倍,即:
    WG=(0.6 -0. 8)W    (7-26)
    aG= (0.7 -0.8)WG    (7-27)
式中 WG-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线,m:
    W-正常采掘爆破的最小抵抗线,m;
    aG -光面爆破的钻孔间距,m。
    光面爆破的孔径一般等于正常炮孔作业的钻孔直径,若条件允许时宜取小一些的值。其不耦合系数同样在2-5范围内,线装药密度通常为0.8-2.0kg/m。表7-8列举了国外不同炮孔直径时的光爆参数,供使用时参考。
表7-8国外不同炮孔直径时的光爆参数
图7-9 用光面爆破清理边坡
1-光面孔;2,3-辅助孔
    首先,用150型潜孔钻机沿边界线打一排较密的光面炮孔,其孔径为150mm,孔距为1.7 -2. 0m,倾角75°,斜长16. 5m。在光面孔距离台阶坡面大于2.5m的地方,再适当布置一些辅助钻孔,使光面钻孔排与辅助钻孔排的间距为2.0 -2.3m。而后,往光面孔内装入比孔径小的细药卷,线装药密度为1. 5kg/m,在药包与孔壁之间沿径向和轴向方向上都留有空隙,平均装药量为1. 3kg/m。辅助孔按3kg/m的线装药密度装药,并适当增加底部装药量。起爆时,辅助孔先爆,间隔50ms后光面孔再爆。这样,爆破后坡壁面平整,不平整度仅为10 - 20cm,壁面上留有半个光面孔。
    采用光面爆破时,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    (1)合理选择爆破参数。光面爆破的参数选择与预裂爆破很类似,不过由于光面爆破是最后起爆,受岩石的夹制作用较小些,所以参数也就比较大。根据经验,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一般是正常采掘爆破的0.6 -0.8倍,间距是自身抵抗线的0.7-0.8倍,即:
    WG=(0.6 -0. 8)W    (7-26)
    aG= (0.7 -0.8)WG    (7-27)
式中 WG-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线,m:
    W-正常采掘爆破的最小抵抗线,m;
    aG -光面爆破的钻孔间距,m。
    光面爆破的孔径一般等于正常炮孔作业的钻孔直径,若条件允许时宜取小一些的值。其不耦合系数同样在2-5范围内,线装药密度通常为0.8-2.0kg/m。表7-8列举了国外不同炮孔直径时的光爆参数,供使用时参考。
表7-8国外不同炮孔直径时的光爆参数
| 孔径/mm | 线装药密度/kg·m-1 | 炸药类型 | 最小抵抗线/m | 炮孔间距/m | 
| 50 | 0. 25 | 占利特 | 1.1 | 0.8 | 
| 62 | 0. 35 | 纳比特 | 1.5 | 1.0 | 
| 75 | 0.5 | 纳比特 | 1.6 | 1.2 | 
| 87 | 0.7 | 狄纳米特 | 1.9 | 1.4 | 
| 100 | 0 9 | 狄纳米特 | 2.1 | 1.6 | 
| 125 | 1.4 | 狄纳米特 | 2.7 | 2.4 | 
| 150 | 2.0 | 狄纳米特 | 3.2 | 2 4 | 
| 200 | 3.0 | 狄纳米特 | 4.0 | 3.2 |